黄曲霉菌与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让人谈黄曲霉色变,生活中接触到各种黄色绿色黄绿色的发霉就恐慌,实际后果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毒性是黄曲霉毒素并不是你看到的黄曲霉本身,而且也并非所有的黄曲霉都产生毒素,所以虽然尽量避免,但如果接触过也不必不必过于紧张忧虑。

产生黄曲霉毒素,是需要条件的。虽然黄曲霉素毒性很强,但黄曲霉毒素所致中毒事件报道的并不多,原因是想要产生黄曲霉毒素,条件也不少。
特定黄曲霉+特定环境+特定营养成份,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特定黄曲霉:并不是所有黄曲霉都能产生毒素,只有携带产毒基因的一些种类黄曲毒才能产生毒素。
特定环境:温暖潮湿。1974年印度西部地区就因意外下雨导致玉米发霉,最终200多个村庄发生黄曲霉素相关肝炎的爆发。
特定营养成份:起码得满足黄曲霉生存,因此多为食物。筷子、案板等发霉,大概率不是黄曲霉惹的祸。
日常生活中,生熟案板分开、用完及时清洗,筷子锅碗瓢盆等洗完后晾干,保持厨房清洁,食品储存场所干燥等都能抑制包括黄曲霉菌在内的微生物滋生。
总之:黄曲霉并不致癌,它代谢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才是致癌物,常见于霉变食物,但毒素产生需要特定条件,因此,整体上不必过于紧张,日常生活中以预防为主就好。

科普: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致癌物,易引发肝癌
黄曲霉毒素因毒性强而臭名昭著:微量毒素即能引起人体强烈的反应,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仅1毫克黄曲霉毒素即能诱发癌症,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它们不仅有致癌作用,还对肝脏、肾脏、神经等多个身体部位有毒性作用。肝脏为其最主要攻击对象。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等代谢产生的剧毒物质,与含酒精饮料、室外空气污染、吸烟等一样,均属于1类致癌物,即对人体明确致癌。目前已知的黄曲霉毒素约有20种亚型,其中食品中常见且危害极大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四种。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在黄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黄曲霉毒素的菌株。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 产毒素的黄曲霉菌很容易在水分含量较高(水分含量低于12%则不能繁殖) 的禾谷类作物、油料作物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中寄生繁殖和产生毒素,使其发霉变质,人们通过误食这些食品或其加工副产品,又经消化道吸收毒素进入人体而中毒。

1960年首次于英国伦敦郊区“火鸡X病”(当时不清楚病因,故以此命名)的发生导致了AF(黄曲霉毒素)的发现。AF是一类结构和理化性质相似的真菌次级代谢物,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类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基本结构都含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氧杂萘邻酮)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在长波紫外光下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RF值及结构不同等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P1,R1,GM和毒醇。其中以B1的产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G1和M1的毒性次之。样品中AF的含量可通过薄层层析显示的荧光检出量来测定 。1961年即发现黄曲霉污染的花生饼能诱发大鼠肝癌,1962年鉴定并证明了黄曲霉毒素为强致癌物。结构中二呋喃环末端带有双键的黄曲霉毒素,易形成环氧化代谢产物而使其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增强。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国内食品检测中以黄曲霉毒素B1作为污染指标,可通过薄层层析法和高压液相法检测。
黄曲霉毒素及其产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不止一种类型的黄曲霉毒素,但在黄曲霉中也有不产生任何类型黄曲霉毒素的菌株。谷物和油料作物的种子及加工产品、干鲜果品、调味品、烟草、乳及乳制品、肉类、鱼虾类和动物饲料中均能检出黄曲霉素,花生和玉米最容易污染。AF能通过食料转移到动物的乳汁、肝、肾和肌肉组织中积留。AF属于超剧毒物质,其中B1是目前已知致癌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烈的,能诱发动物肝癌,对某些动物能引起急性中毒致死。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组织(FAO)1975年规定食品中 AFB1的最高允许含量为15ppb,各国政府均制定了AF在食品和饲料中最高允许量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法规。影响AF产生的最重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水分,适宜黄曲霉生长和产毒的温度范围是12~42℃,最适温度33℃左右,最低相对湿度78%,最适相对湿度98%,谷物含水分18%以上,花生含水分10%以上,在通气条件下,黄曲霉即能迅速生长和产毒。

采取低温、干燥、除氧和化学药剂等方法来保存食品和饲料,可以有效地防止黄曲霉的生长和产毒。对于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和饲料,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方法去毒,如利用机械、电子和手工方法挑选出破损的含毒素的花生; 提高加工精度可碾去存在于粮食籽粒皮层和种胚中的毒素;高温高压处理能使AF转变为无毒的化合物,利用活性白土和活性炭吸附,能除掉植物油中的AFT;用强碱或氧化剂处理可以使AFT发生化学变化而解毒; 试验证明有少数细菌、霉菌和放线菌有转变黄曲霉毒素的能力等。

黄曲霉毒素常见于霉变食物,常规烹饪难以完全去除
黄曲霉菌微溶于水,易溶于油脂,耐高温,在100℃下即使灭菌20小时也不一定彻底分解,故普通烹调并不能完全去除。紫外线、微波可以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
作物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主要在两个环节受到污染: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到黄曲霉菌感染;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作物暴露的环境温暖潮湿,易发生污染,毒素含量积聚。
注意:黄曲霉菌只是导致食物霉变的霉菌之一,是否含有黄曲霉素也难以凭肉眼观测出来,需要通过专业检测才能定性定量。也就是说发霉的食物不一定有黄曲霉毒素,看起来没发霉的也不一定没有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素容易污染以下食物:
谷物:黄曲霉毒素容易污染玉米、小麦、花生、大米等谷物,在对此类谷物进行加工、食用前需要仔细判断谷物表面是否发霉,是否变质变色,如果发现有霉点,最好将放在一起储存的谷物都处理掉。
坚果:黄曲霉毒素也容易存在于瓜子、榛子、腰果等坚果类食品上,当我们吃到变色变味的坚果时,一定要迅速吐掉,并及时漱口。
食用油:由于黄曲霉毒素容易污染玉米、花生、芝麻等谷物,如果使用被污染的玉米花生进行榨油,黄曲霉毒素就会进入食用油中。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食用油安全,购买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食用油,注意是否严密封口,将食用油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香辛料:香辛料是广泛食用的食品,近几年有报道发现黑胡椒、辣椒等食品中也检测出黄曲霉毒素,香辛料被污染的方式与其他作物一样。
鸡蛋、肉类、牛奶:动物吃掉受污染的饲料后,可能将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传播到鸡蛋、肉制品、牛奶中,从而导致人与黄曲霉毒素的接触。由于牛奶及奶制品构成婴幼儿饮食的很大一部分,因此监控病畜及制品流入市场非常重要。相对来说,干净的肉在储存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黄曲霉毒素中毒后没有特效解毒剂
黄曲霉毒素主要随着被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经消化道摄入后,约有50%-80%的黄曲霉毒素在十二指肠内被迅速吸收,并分布于各个器官内,其中肝脏存留量约为其他组织的五倍以上,故对肝脏的损伤最为严重,易导致肝癌的发生。
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与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各类食物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上限有明确的规定。
急性中毒时,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发烧,出血,腹部出现大量积液,更严重时会出现头晕,走路步幅不稳,最终导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如果出现了腹痛腹泻呕吐等明显的急性中毒症状,需立即停止摄入食物,立刻送往医院急救,等待的同时催吐。
急性中毒并不多见,日常生活中更需要注意预防长期小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慢性中毒处于慢性中毒状态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营养不良,厌食且逐渐消瘦,免疫力变低,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出血、呕吐、皮肤发黄、全身水肿等症状,最终发展为肝癌、昏迷死亡。婴幼儿长期摄入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发育过程中出现畸形、发育障碍等表现。
 
如果发现全家人都出现了胃肠反应例如腹胀、恶心,逐渐消瘦,抵抗力下降这些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是慢性中毒,怀疑黄曲霉毒素中毒时可以去检测部门检测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或评估患者血液及尿液中的黄曲霉毒素代谢物水平,也可前往医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由于暂时没有特效解毒剂,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特别是长期小剂量摄入黄曲霉毒素造成的慢性中毒

作者:tactk,版权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acgeek.com/7752.html

(0)
tactk的头像tactk
上一篇 2024-06-22 19:11
下一篇 2024-12-23 22:2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